智能手机(Smart Phone )大概也是一个最混淆的字眼之一。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的手机才算是“智能”?除了最早期的概念:“手机加上PDA ”以外,它最近又跟3G扯上关系,这又是怎么一回事? 虽然手机的主要功能一直是通话用途,然而其实早在黑白屏幕的年代,许多手机就已经内建一些方便的功能,例如通讯簿,行事历,甚至还有游戏。然而并没有人把这种手机称为智能手机。 进入网络多媒体年代,除了原先的通讯簿,行事历与游戏功能变成彩色外,移动上网可以让用户下载图形铃声与游戏等多媒体内容,与数位相机结合还可以拍了照片就传给朋友。这,也不是智能手机。 手机厂商接著又发展出透过GPRS通话的对讲机功能(称为PTT ,Push to Talk ),按下手机上的某个按钮就可以跟一群人通话。此外,录影录音,播放MP3 ,甚至拿来当电视遥控器等,都是当红的应用。 这些手机功能繁多,当然有“充足的智能”。但一般而言它们并不被称为智能手机,而被称为“特色手机”(Feature Phone ),笔者戏称为“有特异功能的手机”。 智能手机意味著开放的操作系统 手机厂在做市场区隔时,通常不会把所有功能都做在一支手机上(如果有,那就是顶级机种,成本与售价也高),因此会推出有相机功能但是不能放MP3 的手机,或者是能当对讲机但不能拍照的手机等等。 需要ALL In One功能的人,以及能接受All In One功能手机高价位的人毕竟是少数,因此如前所述,“让手机具有某种单一的特异化功能”变成了厂商与消费者皆大欢喜的选择。此之谓Feature Phone 。 把所有功能都做在一支手机上,厂商生产成本当然也较高,因为每一款Feature Phone 都牵动到硬件更动。如果手机能像电脑一样,有个内建操作系统,所有功能以软件的方式来实现,是不是方便多了? 例如,只要在手机上安装软件,瞬间就具有对讲机功能。或只要安装软件,瞬间就具有播放MP3 的功能。此种架构需要一个类似Windows 的操作系统内建手机中,以及愿意帮这个操作系统写软件的厂商。 这就是智能手机,一个类似电脑环境的开放架构。以往的Feature Phone 是手机制造商从软件到硬件的生产全包了,其他人无缘参与。但是智能手机却让众多的软件厂商可以在手机上开发各种软件。 竞争激烈的操作系统市场 因此很直觉的想法是,把微软操作系统直接搬到手机上。手机瞬间有了微软Office,可开启与编写Word与Excel ,也有Outlook 可收发邮件与管理联络人和行事历,也有Media Player可放MP3 与影片。 想把手机当成电视机遥控器?只要手机上有红外线通讯埠,写个软件安装进去就有这个功能了。安装软件的方式,可以透过手机与电脑连线来安装,也可以透过浏览器上网下载后安装。 这种“可以任意玩弄手机”的自由,大概是手机用户以往无法体验的。不过对于PDA 的用户来说,此种使用经验却早已习惯。在PDA 市场看似饱和的情况下,制造商也正往智能手机的路前进。 传统手机制造商当然也不甘示弱,也有相对应的操作系统与来自PDA 制造商的操作系统Palm OS ,以及微软的操作系统相抗衡,此套称为 Symbian 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被寄予厚望。 智能手机为什么重要?想像一下,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随身万能装置。这个装置可以用来讲电话,上网,遥控数字家庭里的电器,听音乐,照相,甚至于用来取代信用卡。 这样的远景虽然还要好多年才能实现,但是智能手机市场却可被视为此种未来的前哨战。虽然目前对于厂商来说,这只不过是“往更高毛利的市场移动”的自然反应罢了。 |